
10月21日,在广州市“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”新闻发布会上,广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、市委科技办专职副主任孙翔介绍配资的论坛,发展未来产业应用场景,是广州市落实国家、省关于培育未来产业的战略部署,践行“科技强—企业强—产业强—城市强”发展路径的重要举措,也是构建“12218”现代化产业体系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。

当前,广州坚持以“场景开放—技术突破—产业转化”为主线,通过机制创新、平台支撑与生态构建三位一体的策略,推动未来产业场景从“概念验证”走向“规模应用”,为“再造新广州”提供有力支撑。
以智能无人系统未来产业为例,广州正加快在未来出行和工程制造等领域的场景化集成应用。即将到来的第十五届全运会上,将部署氢动力旋翼无人机、导盲六足机器人等智能无人系统产品,提供赛事保障与服务。
在未来出行领域,广州大学城低空飞行营地已于近期启动,系统发布了涵盖交通、文旅、物流等十大领域的上百个应用场景及多条规划航线,并与多家企业、高校共建低空经济公共服务生态。亿航智能发布的长航程无人驾驶航空器VT35,也为城际低空交通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。

目前,广州正加快构建南沙、番禺及海心沙“2+1”未来出行场景体系。
一是支持南沙区打造全国首个城市级全空间无人体系超级场景。全面开放明珠湾起步区33平方公里“海、陆、空、地下”四域空间,发布10大应用场景需求,吸引近20家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在此试验验证。广州在全国率先开展自动驾驶示范运营,累计投放102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车辆。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行政区的无人机综合服务机巢,服务38类业务场景;建成首个无人船场景蕉门河体验基地,累计运营规模已达万人次;建成大湾区首个“北斗+5G”全自动化码头—南沙港区四期工程,部署138台全球首创的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,用工总人数减少约70%。
二是支持番禺区建设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(粤港澳大湾区)陆空一体化智能出行分中心,吸引全国高校优质科技成果来穗转化落地,培育一批新兴企业。
三是大力推进海心沙全空间智能体系体验中心建设,集中展示智能无人系统领域新产品、新技术及新应用,为优质企业提供高水平展示平台,为公众提供未来科技体验,将海心沙打造成为“科技岛、未来岛”。
下一步,广州将持续优化场景开放机制,推动智能无人系统等未来产业场景从“单点突破”向“系统集成”升级,在未来出行和工程制造等领域加快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广州经验”,为全国未来产业场景创新贡献“广州方案”。
南方+记者 周甫琦配资的论坛
天牛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